徐矿总医院医生王云清与患者王延生20年的“医患故事”

发布时间:2019-08-28 13:02
[摘要]: 8月26日,48岁的王延生庆祝自己“20岁的生日,并给救命恩人送来一面锦旗。这生日,是王延生为了铭记王云清教授的救命之恩而改的。

  健康徐州网 综合消息:8月26日,贾汪区市民王延生带着写有“救命之恩、没齿难忘”的锦旗,来到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,与曾救过自己生命的医生王云清等人庆祝自己的生日――这位48岁、身体残疾的汉子激动地告诉在场的人:“20年前,我因意外重伤差点失去生命,是王云清医生等人救了我。从那以后,我把自己死里逃生、重新活过来的日子,定为生日。今天,我与医生一起庆祝自己20岁生日!”

  王延生:我命危在旦夕,幸有好医生相救

  王延生是贾汪区的普通市民;王云清曾是一名骨科专家,现在是徐矿总医院的骨科专家、党委书记。

  他们相识于20年前:王延生出了一场意外,时任徐矿集团二院骨科主任的王云清把他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。从此,他们从“医患关系”衍变成亲情,也成就了一段暖人的医患佳话。

  1999年的8月26日,28岁的王延生在韩桥煤矿夏桥井工作。那天凌晨正在井下工作的他,被一辆矿车撞上,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王延生倒在了血泊之中。

  他被矿车从腹部挤碾受伤,当时大出血,徐矿集团二院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,血压已经趋于降至零。紧急输血3200毫升以后,他的血压才逐渐回升了一些。由于右腿被碾压过重,不得不高位截肢,而在术后更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。医生给王延生做下肢清创的时候发现,他的右侧臀部肌肉和骨盆骨头坏死,大肠、膀胱全部暴露在外,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破裂、溃烂,导致高烧不退,严重感染,一直处于昏,生命危在旦夕。

  徐矿集团二院为了抢救王延生,从南京大医院请来了专家会诊,结果给出了一个令人叹息的结论:患者腹部皮下肌肉、皮下软组织严重挫伤、尿道断裂、肠破裂、腹部总动脉破裂、骨盆粉碎性骨折……

  专家分析:因伤情太严重,即使最大限度的投入救治,他也难撑48小时。

  当时,王延生只有28岁,风华正茂的年纪。听到这些,家人悲伤地哭泣着,在场的医生也无奈地摇头。

  时任徐矿集团二院骨科主任的王云清不甘心,他不愿意放弃。他带领团队的医护人员,精心地研究救治方案,坚持救治。输血、消炎、清创、能量……一点点地坚持,一分一秒地守护。

  13天之后,王延生才在病床上清醒过来。这期间,医生们前后共给王延生施行了20多次大大小小的手术,3个月之后,王延生才被从死神的手里抢了回来。

  救命之恩,没齿难忘。为铭记王云清教授的救命之恩,王延生把8月26日改为自己的生日,作为一家人感恩的日子!

  如今,王延生生活基本能自理,还考了C5驾照,买了车,经常能带着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,女儿也读了大学护理专业,一家人生活

  平安幸福。

  王云清:只要有一线生机,我不就放弃努力

  20年过去了,王云清的工作单位有了变动,职位也有提升。他救治过的患者不计其数,但对于王延生,他印象深刻。

  王云清说,对王延生的救治,是他30年从业经历中最困难、最惊心动魄的一次。“对于这样的重症患者来说,每一个患者背后,都有一个家庭,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。当时,南京的专家说,救治成功的希望不大,但我就一个信念,我负责的病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,哪怕希望再小,我也不能放弃努力。”

  王云清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一些细节:3个多月的救治,王延生住院换药所用的纱布达300磅,腹带一百多条,输液22万毫升,输血24000毫升。在救治的每一个环节,王云清和他的同事们都细致入微,关心备至。连续半个多月的轮流守护和陪伴,随时观察病情。当时王云清坚持亲自给王延生换药。为了避免患者翻身的疼痛,王云清有时候跪着,有时候趴着,动作小心翼翼,每次换完药,王云清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……

  20年过去了,王云清救治过无数患者,也有无数患者记得他的救命之恩。当电话那端传来患者“如今生活的好好的”的消息,他都倍感欣慰和幸福,在他看来这是对医生最高的褒奖。

  如今,王云清任职徐矿总院的党委书记、副院长,依然在”救死扶伤,大爱无疆”的医疗战线上耕耘着。

  20年的牵挂,一段医患佳话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