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州市中医院心胸外科专家:胸廓畸形要早诊早治

发布时间:2017-03-30 17:55
[摘要]:近日,市民刘先生13岁的女儿闹着要退学,原因竟是自己的胸部干瘪下塌……

  近日,市民刘先生13岁的女儿闹着要退学,原因竟是自己的胸部干瘪下塌,因为一次换衣服时被同学看到并嘲笑,女儿便萌生了逃学之意。“她从小就体格单薄,偏瘦,胸部瘪点也正常吧?”为了打消女儿的顾虑,刘先生带她前往市中医院心胸外科检查,想借医生之口给女儿定定心。没想到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张雷经过仔细检查和问诊后却说:“这可不是什么发育迟缓,而是‘漏斗胸’,需要抓紧做手术的”。

  漏斗胸?手术?接过诊断报告,刘先生感到阵阵头晕。张雷耐心解释说,漏斗胸是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,典型的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,肩膀前伸,略带驼背以及上腹突出。如果病人处在平躺体位,胸前的塌陷能盛满水,看上去特别像“漏斗”,所以被称为“漏斗胸”。

  张雷说,漏斗胸的病因尚不清楚,一般认为是下胸部肋骨和肋软骨发育过度,挤压胸骨向后移位形成的,也有人认为是膈肌胸骨部发育不良,向后牵拉胸骨所致。根据相关统计,漏斗胸的发病率约为每300-400个存活新生儿中有一个发病,约有37%的患者有家族史,男女比例为4:1。

  漏斗胸可导致憋闷、驼背、心理负担

  刘先生回忆道:“孩子4、5岁的时候,她妈发现胸口有点往里凹,家里老人说补补钙就行,还有的说小孩前胸有窝是‘福窝窝’,我们就没在意,后来,她妈出国,我对这事就更想不起来了,一直都觉得是因为太瘦身形才会这样……”

  张雷表示,刘先生犯的错误正是目前漏斗胸常见的治疗误区——家长往往不重视孩子的胸廓畸形,没有及时治疗。“我们说,漏斗胸较轻时可无明显症状,但变形较重后可压迫心肺,产生呼吸循环症状,并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。比如肺活量减少,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,活动后心慌、气短,憋闷,甚至出现心前区疼痛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畸形会逐渐加重,常有轻度驼背,腹部凸出等特殊体态,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。”

  他还表示,曾经接诊过一名漏斗胸患者,14岁的孩子,其胸骨畸形已经压迫到了心脏,胸片显示其心脏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偏移。

  4-12岁为治疗阶段

  那么漏斗胸应该怎么治呢?张雷说,研究发现,药物治疗和胸部锻炼不能减轻胸部畸形程度,因此,轻度漏斗胸无需处理,中重度均需手术治疗。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观,主要是为了解除畸形的胸壁对心肺的压迫,纠正受损的心肺功能。

  “漏斗胸手术就要开胸吗?那得留下多大的疤痕啊?”刘先生一听手术又立马紧张起来,担心宝贝女儿“挨刀”。张雷却说,“你说的那种手术是以前的方法,现在不用了”。

  他介绍,以往治疗漏斗胸多采取胸骨翻转术,即自胸正中起向下开20公分左右的刀口,用工具探进胸腔把畸形的肋骨和胸骨全部打断,再全部翻转180度加以固定。这种方法创伤大,感染几率高,血运不好,骨头易坏死,所以临床上开展得不多,许多病人宁愿病情加重也不想尝试。

 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,目前可以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。于患者腋下切开一个2厘米的切口,在胸腔镜的辅助下,植入一种特制的钢板,就可以将孩子凹陷的胸骨撑起来。两三年以后,等到畸形的胸骨被彻底矫正了,再将钢板取出来即可。

  张雷强调说,“绝大多数漏斗胸患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便会出现浅凹陷,在患儿4-12岁这个年龄段,手术塑形较容易,效果也好,如果等到十几岁甚至成年了才去治疗,孩子的心肺功能已经受到限制,大多发育得偏瘦小,建议家长应加强对漏斗胸的认识和重视,越早治疗越好。”

相关推荐